close

10847065_10152993802318060_1779777846_n  

對於作者韓良露的認識是從報章專欄開始,喜歡上她的文字,但卻從未買過一本她自己出的書,可能老覺得看完一本書,在形式上是有畫下句點的意味,比起這種失落寧願選擇每周一刊的文章,定期服用適當甜頭即可。

原本看書很慢的我(老是容易被分心),今天花了幾小時就看完了,可能這周末不適合與人溝通,只好投入文字是我的排解方式,但看完其實影響到的心理層面,不只是這幾小時的時光,所以現在才又在這邊想好好記錄這些感觸。

 

先說這封面底圖的畫和本書內容配置得宜,在正式開閱前有種畢恭畢敬、需先禮貌敲門,

好進入韓家拜訪歷年餐桌上珍饈,同時也進入韓良露回憶心門的感覺。

 

在這裡面是韓良露以『食』、『味』來追憶已逝之雙親,及大篇幅出現的阿嬤,

直白的口氣與溫厚情感,彷彿像在說故事般向你娓娓道來,而我忍不住在中段提及韓爸爸離世時的篇章哭了,倒也不是她用了多激昂的情緒或煽情字眼,反而平靜得讓人心疼,

再下一篇章好像擦好了眼淚、重新遙想父親生前時光,像是沒事般的口吻。

其實本書不太提及傷感,反之是用力的記憶美好的大小瑣碎。

 

我想我眼淚流不停是因為想到了爺爺。

爺爺的背景和韓爸爸極為相似,爺爺是外省人,

在大陸當時也是富家子弟,爾後才隨國民政府搬遷來台,娶了台灣的奶奶。

印象中的爺爺沒有和藹可親的形象,軍人出身的他老是行坐直挺、不苟言笑。

我從小就是個愛觀察人的小怪胎,雖沒勇氣跟爺爺講上幾句話,但老是注意著他在幹嘛,

例如回白沙屯的鄉下老家住時,不管我多早起,爺爺都已經坐在客廳了,可能太害怕他了,只從樓梯間的鐵杆空洞窺視他;

他早上會讓奶奶準備一杯牛奶,克寧奶粉沖泡的,然後用鐵湯匙攪動,諾大的客廳只迴盪湯匙與玻璃杯碰撞的喀隆聲響,也不開電視,多的聲音就是翻閱報紙的沙沙聲,跟接下來我準備下樓梯和他說爺爺早安的招呼。

 

童年還有段期間爸媽都要上班,所以給爺爺奶奶帶上個整天也是常有的事。

嚴肅的爺爺某天心血來潮,拉著我要教跳華爾滋舞步,

但因為他數拍子節奏時喊著绷恰恰,我一直想到彭恰恰就笑了出來(很無聊的孫女),

結果這樣不正經的下場,就是被爺爺踹了一腳,從此更怕他了,應該是從那時候才學會憋笑的吧!

 

跟爺爺的相處從小到大一直沒敢越矩過,也不是可以撒嬌的關係,

後來爺爺身體不是這麼好了,家庭聚餐從上館子吃飯到後面都改成在奶奶家聚餐,

等待開飯前,如果不小心坐在爺爺附近,他就會找我講講話(其實心頭一直冒汗),

他會告誡我要多充實自己,獨立自主,不要老想依靠別人,

爺爺雖然是老一輩的人,卻不會有那種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觀念,這點看他教育我媽和我阿姨就知道。

而爺爺愛吃麵食、麵類製品,這點傳給了媽,媽又影響了我;

他總可以說得一口好菜教奶奶煮,我們間接搭了口福的順風車,

偶爾味道哪邊不對了才會親自下廚救援,就怕他的家鄉味走味。

 

大學期間,爺爺走了。

最後一次看他時是在病房,病痛帶走了那個面色紅潤、硬朗、講話大聲有朝氣的爺爺,

留下的模樣我就不形容了,因為他很愛面子,突然想到有次他只是夾個菜不小心菜汁滴到,阿姨開玩笑說要戴圍兜兜了,爺爺立刻翻臉!尊嚴問題!

當時每個人輪流和他說說話,我過去時眼淚已經積到只剩四分之一眼球沒被淹過,卻死都不敢落淚,我們爺孫這輩子最後的一句話是,他對我說:「我不擔心妳」

我淚腺就崩壞了,就像現在一樣,想到還是會哭,當下是不捨他離開的情緒已經大過一切,

現在想起是我竟然可以被爺爺這樣放心?被那個很恐怖卻充滿人生智慧的爺爺說這句?

總之我還是不爭氣的用他最不喜歡的哭泣送走他,用眼淚懷念他。

 

好像心裡每段回憶都會隨著時間而有不同體悟與心緒,

那次之後就覺得,人生再難過的情緒,都是可以被消化的,

唯有面對死亡的告別永遠適應不了,也逃避去適應,

能想到最好的想法就是逝去的人永遠活在活著的人心中,

這樣想倒有點羨慕起這樣的存在,

因為可以切割人世間的憂煩卻雋永在每個愛他的人心上。

 

其實原本真的只是想介紹這本書而已,但這本書怎麼就讓人回憶起心裡那些永存呢.....


 

3/3更新內容

是的,這天得知韓良露老師病逝的消息十分錯愕,雖然並沒有與現實中的她接觸過,但在文字中認識了...我認為是真實的她,也從字裡行間中感受得到她的情感豐沛、生氣勃勃;說來奇怪,沒見過的人,卻像認識很久的朋友,在我面前侃侃而談般的有畫面。

在編輯這段時,看到自己上次最後一句停留在永存兩字,韓老師不但勾起人心中回憶的永存,也把她永存在自己下筆的字句中。

而此時這本書並沒有在我手上,其實我很推薦的書都沒在我身邊,因為實在太想讓大家知道這本書有多好,所以我都會直接分享給朋友,甚至可以的話,我會希望她也傳給下一個有興趣的朋友。

我想是這樣吧,生命展演的方式有很多種,我們實實在在地活著是一種,而把妳用經驗揮灑出的紀錄給傳揚、分享,也是另一種生命的延續,好像妳不曾離開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吃吃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