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茶館的牆壁上張貼著因為政府興建水壩而遭到尼羅河淹沒的努比亞族村落的照片,
以及在這場水利權爭奪戰當中抗爭受傷的人們的側寫影像。
這些以栽培椰棗起家的村落,
他們的歷史就這樣被淹沒在國家近代化歷程的波瀾中,不復人們的記憶。
青年默默抽著水菸,雙眼凝視著茶館外的大街,許久許久。」
-摘錄於【舌尖上的旅行】,第三章:水/蘇丹。
其實我不常買書,尤其對於沒封套的書,總覺得坐在書店半天就可以看完了。
這本書和其他沒封膜的書一樣,靜靜躺在那等著欣賞它的人出現,在我順手翻閱感到興趣之後,就決定把它買回家了。中村安希小姐的著作,讓我發現原來文字間的魅力,並不是單靠那一層透明塑膠薄膜,就可以左右這本書的留身處。

起先當然是因為被「食」所吸引,尤其每個章節是由不同國家的代表食物所構名而成,特別的是她選的並不是真正有名的代表食物,而是能帶出她在那國家所發生的故事,那樣子含有回憶成分的食物。
不一定每篇都對於食物的本質著墨太多,反而是把「飲食」作為媒介,來描述周遊十五國的珍貴紀實,越看越引人入勝。

再來就是當她真要講起飲食,成熟幹練的用字遣詞讓人為之驚艷,帶上細膩的觀察與形容,添上異國的當地色彩,雖然僅僅是透過有限的文字,卻讓你有無限的想像畫面,甚至那些食物就這麼熱騰騰的擺在面前一樣。

這是我今晚看了最餓的一段文:
「整隻乳豬調味烘烤過後的肉質呈現出淡淡的奶油色,而負責料理的老闆是在揮汗如雨的情況下,手持菜刀一刀一刀把豬肉片下來的,如此完成了這道融合肉味、番茄清香、辣椒的嗆辣與酸菜的酸味的美食。除了食材本身的味道和天然色澤外,沒有多一分的畫蛇添足」-摘錄於【舌尖上的旅行】,第十一章:玉米薄餅/墨西哥。

碰到一本很對味的書,還會捨不得看完它,甚至偷偷規定自己一天只看一個國家。還有翻譯張雅梅也翻得很好,讓我更能貼近作者文字的本意,一本好書的完成,真是每個努力的工作者集結而成,那就希望大家有機會也能看看這本書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吃吃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